1. 首页 >> 百科知识

(英国是怎么样统治殖民地的)什么叫做殖民地是怎么回事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的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没有独立的权利,完全被宗主国控制。你对殖民地了解多少?以下是通过学习边肖编写的关于什么是殖民地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殖民地简介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三种主要类型:殖民殖民地、资源掠夺殖民

地和商业殖民地,它们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依次出现的。

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同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国等国家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竭力使殖民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与宗主国融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便尽可能多地同化非洲人,或者至少使被统治者与统治者产生一种亲密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习俗几乎无法保留,教育系统也很少使用当地语言。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让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上层富裕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放弃土著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分裂,独立后往往未能保持政治稳定。

北美独立后的英国殖民政策则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试图使殖民地实现政治和经济独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然保留着许多原有的领土(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托兰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和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英国王室划归为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村落等行政机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后,作为对两国原有布尔统治集团的让步,保留了两国以前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任命当地人担任二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到了保留和传授。有人认为,与法国、葡萄牙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式无疑更有利于保持对殖民地的长期控制,使其愿意在独立后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殖民体系从未实现过& mdash& ampmdash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与纳粹德国的殖民管理。它们不同于传统的殖民统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理论中,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是以日本、华北和伪满洲国为“不可分割的核心”,以东京为中心,周围有一批卫星国、附庸国、保护国和殖民地。一些依附国会被日本以特殊的政治经济协定所约束,其安全会受到日本的“保护”,外交政策会受日本的指挥,比如泰国。日本的制度是现代殖民制度和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体:日本成为附庸国的主人,附庸国会贡献货物和劳务,而日本则用它的陆海军“保护”它们。当然,这个“大东亚”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联合帝国,更是一个“共荣圈”,即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其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日本人主导,并为他们谋取利益。纳粹殖民专家声称,在纳粹德国殖民体系下,德国统治者只是当地部落和组织构成的等级制度中的最高一级,德国总督只是酋长和小酋长的行政金字塔体系的顶端。纳粹德国绝不会强迫土著信仰_ _ _ _,也不会向他们鼓吹非洲人和欧洲人是平等的。德国不会允许非洲人以任何理由离开殖民地去欧洲。土著人不能成为德国公民。德国种族法将适用于殖民地。土著学校不允许教授任何“欧洲事件”,否则当地人会“将欧洲视为文化发展的巅峰,对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土著人不得进入高等学校和大学接受教育。德国将为土著居民设立专门的剧院、电影院等游戏和娱乐场所。显然,这两种统治方式仍然只是传统殖民统治的变种。

殖民地的历史作用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

1853年,马克思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为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但是,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各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群体不同,对殖民地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差异。殖民化的结果是,美国西部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占极小面积(法属西非占8%,撒哈拉以南非洲占5%)外,绝大多数殖民区都保持了原有的农业和社会结构。

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和技术,提供了港口、道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信、电话、医院、学校,使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进入市场经济领域,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

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左翼历史学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只是对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起到了消极的、破坏性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不同时期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不同。以非洲为例,在早期的奴隶贸易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到了毁灭性的作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比它更成功;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资源的掠夺愈演愈烈,功大于过;从一战前夕到二战结束,是殖民地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开发,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2]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其对当地造成的破坏。看过“殖民统治”的人也看过:

1.为什么被八个国家侵略?

2.德国为什么要发动二战?

3.后殖民文学理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

4.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点

5.高三历史教案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